智能設備應用平臺的智能性就體現在異構的設備構成的系統具有情境感知,任務遷移,智能協作和多通道交互的特點。
情境感知應用可捕獲、分析多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并作出響應。設備協作是指通過協調不同設備提供的服務,整合已有的可用服務的功能,構造功能更為豐富的新的組合服務。多通道交互是指使用多種通道與計算機通信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其中“通道”指用戶表達意圖,執行動作或感知反饋信息的通信方法。
安全目標
U- Ubiquitous 泛在網絡,安全泛在物聯網發展趨勢是連接所有尚未連接的,包括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設備——汽車、冰箱、洗衣機、電表、健康設備等。面對這種聯網的泛在性,梆梆安全提供的保護能面向每一個聯網的端點/智能設備,加強端點抗攻擊的能力,實現了安全保護的泛在化。
S- Security 端管云全方位安全保障
端:基于芯片級的保護方案、白盒保護、源碼保護、強認證機制、多重校驗等。
管:通訊協議保護、通訊授權認證、流量安全過濾等。
云:移動應用安全/行為防火墻、安全存儲、端點威脅感知、風險大數據分析等。
C- Cloud 以云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保護
安全保護:白盒密碼服務、源碼保護、漏洞檢測、安全測評、渠道監測。
管理與響應:端點威脅感知、流量行為審計、風險統計分析、OTA升級。
物聯網讓大家想到的是一個萬物互聯的場景,如此龐大、繁雜的網絡其安全需要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智能設備安全在物聯網安全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正是這樣梆梆安全研究院首次提出了物聯網安全的“微邊界”概念,并提出了基礎的安全防護原則:
1. 安全需泛在化于每個微邊界點上,使每個微點都具備安全防護及抗攻擊能力。
2. 安全部署和運維要能夠適應海量并且多樣化、多元化的感知設備。
3. 安全威脅發現、監測與響應要能細粒度到每個微邊界點上。